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中心 编辑:2023-10-25
汽车制造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更高效率和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以满足激烈竞争下的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1、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虽然我国汽车产业相比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快速成长的国内市场、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吸引了全球汽车产业资源向我国集聚,以奥迪、宝马、奔驰为代表的高端品牌纷纷在我国建立制造基地,高端品牌的转移显著提高了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1)我国汽车产销量全球领先,未来有望保持良性增长
我国汽车产业当前处于由“数量增长”转为“质量提升”转型升级阶段,虽然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自 2018年至 2020 年有所下降,但我国汽车产销量仍稳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量从 2009 年的 1,379.10 万辆增长至 2022 年的2,702.10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5.31%;同期,我国汽车销量从 1,364.48 万辆增长至 2,686.40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5.35%。
2018 年,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及汽车行业优惠政策逐步退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意愿受到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出现了负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进一步下降;202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虽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进一步下降,但降幅较 2019 年有所收窄;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我国政府实行扩大内需战略,各地陆续出台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汽车行业逐步恢复,2021 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2022 年,虽然我国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但我国汽车产销量仍稳中有升。
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增长空间,汽车产销量有望保持良性增长。
(2)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从 2009 年的 6,280.61万辆增长至 2022 年的 31,190.00 万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73 辆,而美国、日本、德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分别为837 辆、591 辆、589 辆,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远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乘用车占比稳步提升,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居民消费升级,以私人购车为主的乘用车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商用车的增速,乘用车所占汽车市场的比重逐步提升,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产量从 2009 年的 1,038.38万辆增长至 2022 年的 2,383.60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6.60%;同期,商用车产量从 340.72 万辆下降至 318.50 万辆。2022 年,我国乘用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比重为 88.21%。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将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2、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作为规模经济的典型代表,具有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等特征。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一些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汽车制造活动已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得益于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及人口红利,新兴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并呈现以下趋势:
(1)轻量化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 3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 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
(2)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出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公共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汽车制造商将更为积极地发展和推广减排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预计未来,在我国国家利好政策驱动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消费升级趋势下乘用车品牌分化趋势显著
受汽车市场结构调整等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近年来增速出现放缓趋势,然而随着汽车行业消费升级的结构优化以及国民消费力提高,下游各类汽车品牌分化趋势显现,主力品牌仍维持较好市场表现,部分主力自主品牌也呈现较好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
LATEST ARTICL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福建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保养中心
手机:133-3341-1594<<<点击拨打电话咨询
官网:http://www.weixiubiansuxiang.cn
地址:福建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保养中心
福建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保养中心
手机:133-3341-1594<<<点击拨打电话咨询
官网:http://www.weixiubiansuxiang.cn
地址:福建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保养中心

晋ICP备2021013330号
HTML
XML
TXT
Copyright © 2012-2023
福建厦门自动变速箱维修中心
哈尔滨变速箱维修| 长春变速箱维修| 沈阳变速箱维修| 天津变速箱维修| 北京变速箱维修| 北京变速箱维修| 石家庄变速箱维修| 太原变速箱维修| 西安变速箱维修| 兰州变速箱维修| 银川变速箱维修| 呼市变速箱维修| 济南变速箱维修| 郑州变速箱维修| 成都变速箱维修| 杭州变速箱维修| 深圳变速箱维修| 上海变速箱维修| 合肥变速箱维修| 广州变速箱维修| 重庆变速箱维修| 武汉变速箱维修| 南京变速箱维修| 长沙变速箱维修| 青岛变速箱维修| 苏州变速箱维修| 东莞变速箱维修| 昆明变速箱维修| 宁波变速箱维修| 福州变速箱维修| 南昌变速箱维修| 南宁变速箱维修| 贵阳变速箱维修| 乌鲁木齐变速箱维修|
哈尔滨变速箱维修| 长春变速箱维修| 沈阳变速箱维修| 天津变速箱维修| 北京变速箱维修| 北京变速箱维修| 石家庄变速箱维修| 太原变速箱维修| 西安变速箱维修| 兰州变速箱维修| 银川变速箱维修| 呼市变速箱维修| 济南变速箱维修| 郑州变速箱维修| 成都变速箱维修| 杭州变速箱维修| 深圳变速箱维修| 上海变速箱维修| 合肥变速箱维修| 广州变速箱维修| 重庆变速箱维修| 武汉变速箱维修| 南京变速箱维修| 长沙变速箱维修| 青岛变速箱维修| 苏州变速箱维修| 东莞变速箱维修| 昆明变速箱维修| 宁波变速箱维修| 福州变速箱维修| 南昌变速箱维修| 南宁变速箱维修| 贵阳变速箱维修| 乌鲁木齐变速箱维修|